“你们家现在不是在镇上开了个货栈,主要卖柿饼,和那柿子酒吗?我这侄子村里有柿子,想问你们收不收?”
货栈的名气打出来了,哪怕顾家想低调都不行,村里有人到镇上听说了这事,回来就在村里传开了。
现在很多人都想巴结顾家,希望顾家能带着自己挣钱。
村长本来没什么想法,但他老妻娘家的侄子上门借粮,经过村口的时候,刚好听到村民在议论顾家开货栈的事。
他侄子所在的村子名叫红柿村,正如其名,漫山遍野都是野柿子。
虽然是野柿子,但曾因村民见柿子这么多,想借柿子挣钱,用心维护过,倒比一般的野柿子甜。
不过,因为柿子不经放,外地商人皆不收,村民们也都吃腻了,柿子自然卖不出去,全都烂掉了。
红柿村的村民枯守着柿林,却过得贫困潦倒,一开始有人不辞辛苦地把柿子挑到镇上,但根本卖不了钱。
“居然一整个村子都有柿子,那咱们的柿饼啥的,岂不是不稀罕了?”顾老三纳纳道。
甜宝儿的心情也很复杂,她想着大种特种的柿子在离这不远的地方,居然漫天遍地都是。
顾老头白了顾老三一眼,“稀不稀罕的,你看不到?”
顾三郎问,“这红柿村离我们这远不远,怎么都没听过?”
这可就问到点子上了,如果离得太远,把柿子运到他们这村子来,都坏掉了。
他们是需要柿子,但不是什么柿子都要。
村长的岳家侄子李大山急忙道:“不远,不远,就跟你们这隔了几个山头。”
顾三郎道:“几个山头,还不远啊?那到底多少个山头?”
“就、就三个山头,俺们村子里的人走惯了山路,脚程很快的,费、费不了多少时间的。”
李大山一紧张,竟巴结了起来。
隔了三个山头,已不在同一个镇上,红柿村的村民连自己镇子上都很少去,何况是邻镇?
顾家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