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覆没,最后家属得了朝廷的嘉奖便不了了之了。
不过许辰也没有感激涕零的意思,毕竟之后自己率先对崔家发难,不仅让太子党成功脱离了之前的动荡局势,还让他们趁机扩充了不少势力,算下来李亨占得便宜更多。
至于李亨,在许辰这帮少年进入他的视线后,相应的调查便从来没停过。
到目前为止,许辰在南方尤其在琉球的势力,李亨已差不多摸清。
虽然武威军不过区区七千余人,但战力毫无疑问,尤其又有强大的水师,对于前不久在南方叛军手中吃了大亏的朝廷来说,武威军这股力量还是很有价值的。
李亨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即便目前太子的地位坚如磐石,他也不会志得意满。
父皇便是对军权掌控不足,才导致如今处处受制于将门世家,即便日后登基,手中没有如臂指挥的军队,这皇帝当得也不痛快。
眼前这个少年手里的力量,无论的现在还是将来,都有不小的价值。
何况,借着调查许辰的机会,李亨开始注意到了东南的海商集团,虽然他还没有察觉出分布在朝堂上甚至就在他身边的这群人,可也实实在在的得知了海上贸易所能获得的利润。
李亨毕竟比李隆基年轻许多,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像他父亲那么迟缓,长安市面上乃至皇宫大内这些年突然多起来的西域珍宝印证着他的调查结果。
从海上前往西域远比从路上前往更能赚钱!
虽然具体的细节还没弄清楚,但李亨毫不怀疑许辰这帮少年的财力。
若能收为己用,谁也不会嫌钱多不是?
许辰差不多明白李亨的意思,如果放在之前,许辰不愿和朝堂的大势力过多纠缠。
目前已经有了老师徐番这一保障,多了不敢说,至少保证琉球的格局不受朝堂冲击还是十拿九稳的。
再过些年,战乱就要来临,局势混乱反倒更好借机壮大实力,到时哪怕新皇登基,老师做不了宰相,对许辰的影响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