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自己能在这里和平的生活,是一件何等可贵的事情。
为了这得来不易和平,大家伙儿宁愿从自己已经不多的口袋里面再多出挤出一点儿钱来,支援军队。
阿尔摩哈德帝国的上上下下,出了齐的团结一心。
天可怜见的,要知道,这还是自伊莎贝拉皇后陛下执政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受到百姓们的一致拥戴。
甚至于新军再下去征兵的时候,都不用再带着小绳子这种对于征兵工作有着百分之一百六十加成的神器。
那些居住在乡镇当中的中小贵族,以及中小地主们对于征兵工作也不再是推三阻四。
虽然他们仍然不愿意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去参军,但是却也是积极地配合征兵工作,鼓动村里面的其他人参军。甚至向那些参军人员做出保证,会给他们的家属提供优厚待遇,以及相应的帮助。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要知道,这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
以前,征兵的时候,全都是带着大队的宪兵,趁着半夜时分,偷偷地摸进村子里面。
等到将进出村子的所有道路堵住了,然后这才开始放手抓壮丁呃,不是这才开始放手进行被自觉自愿的征兵工作。
中间惨烈热烈而踊跃的征兵情形,虽然没有到达《石壕吏》当中描写的那种程度,但是却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尽管如此,那些百姓们还是发现,他们现在所做的努力是何等的微不足道,情况好像越来越糟。
新军以比发起进攻时快十几倍的速度撤退。
扎米比亚河北方的四个省份,一个乡镇接着一个乡镇,一座城市接着一座城市沦陷。
每天传来的前线战报,就是某某地区遭遇叛军进犯,我帝国英勇无畏之皇家军团浴血奋战,杀敌多少多少之后,胜利转进。
叛军尸积如山,敌酋无奈悲叹曰“撼三易,撼皇家军难”。
然后在加上某个小兵孤守阵地,誓死不退的光荣事迹。后面再附上一封一个母亲写给前线儿子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