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傲气,不允许朱元璋做出如此有损龙颜的事。
一旁的朱棣,显然没有看出朱元璋的顾虑。
他用胳膊推了一下朱桢:“父皇就是问你,愿不愿意当储君。”
朱元璋上次和朱桢会面,已经察觉到现在的朱桢,仍然对皇位不感兴趣。
因此,不想朱棣现在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朱桢刚才的明知故问,也印证了朱元璋心里的想法。
朱元璋立马打断了朱棣:“胡说,我分明是问你六弟,是否愿意去北平协助你防卫北元。”
朱棣高兴道:“好啊,老六要是愿意来北平,别说是防卫北元了。”
“就算是端了北元的老巢,我都有信心。”
他们刚才闹腾那会儿,朱桢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此时一杯热茶下肚,朱桢感觉十分舒服:“四哥,我可不想去北平。”
“我此次回来应天,主要是因为大哥的事。”
“此外,想借调父皇的锦衣卫帮我查点事情。”
朱棣好心道:“什么事情还需劳烦父亲的锦衣卫啊,我北平那么多人,一样能帮你查。”
朱棣眼睛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会心一笑道:“六弟,你在漠北这么多年,想必一直在查这件事吧。”
“北平和北元接壤,对于漠北的事情,上我那去查,不是更方便么。”
“父皇的这些锦衣卫啊,对大明的官员是了如指掌,对北元的事情,未必有我北平的人了解。”
朱棣说得没错,朱元璋当年一手打造锦衣卫,表面上是为了建造一支直属于自己的戍卫部队,实际上则是要建造一支监察百官的特务机构。
这些年来,锦衣卫在这件事情上,做得也十分优秀。
无论是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还是即将发生的蓝玉案,锦衣卫在其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不是锦衣卫想方设法地搜集情报,也编造不出这些官员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