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制,周王无权调动周边卫所士兵。”
朱高炽:“怎么?还怕他反不成?让他救灾也是就我们朱家?他还能不愿意?我不怕他反,太子也不怕,皇上也不怕。”
“你放心去起?诏书。”
解缙:“可是汉王南下,太子又随皇上北征。”
“这诏书给谁批呢?”
不得不说秉笔太监更没有掌印太监。
其实是内阁必然产生的结果。
也不一定就是太监。
实际是两种权力。
掌印太监自不必说,只要盖上大印,假圣旨也能变成真的。
就算皇帝亲笔写的诏书,没有大印,也能说是假的。
这就是掌印太监。
秉笔太监更像是皇帝的秘书或才助理。
负责把看到的知道的写成小条给皇帝看,相当于是放在内阁的耳目。
这就是为什么后面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能掌控朝政。
太监。
朱高煦是不敢用了。
“太子不在,不是还有世子吗?”
“把朱瞻基和赵王给我叫来。”
朱瞻基和赵王是朱高煦当时就要来的。
没想到现在派上大用场了。
“朱瞻基啊,你是皇长孙,我大哥你爹,我看他是处短命相,我和你赵王汉,你皇爷爷多半是看不上,有可能还得让你当皇太孙。你不希望自己成为你那大堂哥(建文帝)吧?”
虽然当着自己面说自己老爹短命相。
但是就凭朱高炽走几步路都喘气,短命还真是有可能。
朱瞻基:“当然不想。”
朱高煦:“那就好,二叔我就喜欢你这孩子,聪明,懂事。是我朱家的千里驹。”
“这大印就交给你,只要内阁成员票拟通过的,你就放心盖章。”
朱瞻基:“简单,我懂,他们都是我爹的老师,他们都觉得没问题,一定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