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所谓的南京官话,朱北国也是练习了很久的,他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毕竟南京官话是这个时代东方大陆的通行语言。
作为明清史专业人士,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一口南京官话会给他融入这个世界的行动带来诸多便利。
正宗的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几乎没有卷舌音,然而他在旧世界说的普通话里卷舌儿音很多,那是因为满人入关,带来了通古斯语系中大量的卷舌音所致。
若要追根溯源,旧世界帝都的京腔京韵,并不是正宗的汉语,反倒是南边金陵的普通话和后来所谓大员岛腔调才是,至少更加接近传统正宗的汉语。
——尽管这让不少人很不爽,但事实就是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北国作为历史学博士,当然是清楚这一点的。
而且他心里更清楚,在这个明清交替的乱世,这个时代的汉人们有不少禁忌,特别是在南方——从服饰到语言,与人交流时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发音。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自己一不小心把吃饭的吃发音成“chi”,而不是“次”或者“食”,万一对面是郑成功的手下,自己几乎肯定会被怀疑成来自清军大营的探子,万一遇到个暴脾气的,立刻把给你就地正法了也没地方说理去。
所以他经常练习把舌头捋直了说话,尽量不带卷舌音。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刚才说的所谓的南京官话,吐字发音并不标准,但原则上,你用拐弯抹角的腔调说话是没问题的,因为别人会认为你说的是某个地方的方言。
但千万不要拐弯抹角地再卷着舌头说话,那样会被认为你口音里有“鞑子音”而受到质疑。
当然了,如果你在大清的地面上卷着舌头说话,也许还会收获某些敬畏。
因为别人会认为你可能是“从龙入关”的汉人八旗,说不定还是某个王府里的包衣奴才呢,这个身份在正宗旗人的眼里就是狗屎,但在八旗之外的普通汉人面前,还是很拉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