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近水楼台的地利之便和富足的经济条件,扬州的雕版印刷和胶泥活字印刷,以及造纸坊的生意在帝国境内也是首屈一指的。更为可贵的是,扬州境内的商贾们,通过河运、海运以及陆运,将这些林林总总的文房四宝,和拓印好的书籍都运往了其余的各州,弥补了他们的不足。
当初一直极力反对,解开重税围困的朝臣们,此时早已经不再言语,反而还在极力帮助,让这些上古们更加的便利一些。也因为这些便利和缘由的存在,扬州成为了整个帝国境内,校馆最多的一个大州。
当时当今的世祖文皇帝.曹丕在下兴学令之时,那一道诏令是这么说的,“昔日太祖武皇帝在时,曾下令各郡县齐修文学,县满五百户必置校馆,举各乡之俊杰入学,以致孔孟之道于不坠,礼仪仁让之风于不绝!今,天下安定,民生兴旺,即日起,县满三百户置一校馆,各乡适龄青年均可入学,以扬我大魏国威。”
这里面说的也很明确,当年太祖武皇帝.曹操在做魏王的时候,因为天下战乱,各州拮据,因此满五百户的县才置放一个校馆。曹丕继皇帝位之后,因为天下已经归一了五年的光景,因此他才将五百户的限制,缩减至了满三百户而建置一个校馆。
其余的各州郡,几乎也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不过像幽州、并州、凉州,这种刚刚经历了战乱的州郡,朝廷还特意放宽了限制,并且允许他们缓些时日再推行兴学的诏令。
而扬州这里,不仅满足了朝廷的要求,甚至在每个这样的县设置了两个校馆。还有很多财富比较充裕的氏族和商贾们,效仿信都书院设立私人书院的也不在少数。现如今是大魏黄初五年,也以为着扬州推行兴学令,已经五年了。现在的整个扬州,早已经是朗朗书声一片了。
这一日,顾荣得到了扬州治中.步骘[zhì]的邀请,说是有事要与他相商。四大家族烟消云散之后,步氏一族和诸葛一族,顺位成为了江东最大的两个家族。而步陟显然也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江东氏族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