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我苏东坡这次看走眼了。”苏轼朗声一笑,向那船夫叫道,“赵师傅,向那边靠岸。”
“好咧!”
很快大船靠岸,一行人说笑着上了岸,而后没走多久。
“这是水稻吧,这水稻长得还真是……”一个个冲到水稻田头。翻看着长得茁壮的水稻,甚至一些还捋了一两粒尚未成熟的谷花往嘴里放。
“好喜人的水稻,看这些结穗的势头,这一块田得收两百来斤吧?”
“正常情况这一块田也就收一百九十斤左右,看这势头,似乎能收到两百三十斤,很不错了,这田种得好,应该是高手种的,咦。这一块好像都种得不错……”程颐、司马光、吕公著等虽然很多出身世家,大家族,官宦人家,平时很少接触农活。甚至儒家讲究稼穑为贱事,让他们很少去接触。
可这些年秦朝大力提倡贱学不贱,再加上这几年,自然科学在长生诀上确实取得远超伦理学上的成绩,一个个就算表面如何做样子,可内里还是狠狠恶补了一翻百科常识的。再加上四十不惑,人老成精,众人中除了像刘琴、董汐严等少数外,都是四五十,甚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什么没看过?
一个个兴奋的‘考察’着渐渐来到了一处山路旁。
“喂!你们几个,哪来的!”一阵怪异腔调的吼声传来,不远处山道上,三五成群的汉子,妇女抓着锄把挖锄着坡土,其中十来条汉子扛着锄把簇拥着几个老者一脸警惕的走向众人。
众人连也走了过去。
“恩男干好!”苏轼连捏着鳖脚的潭州话向其中须发皆白,看来年纪极大的老者打招呼。这老者打量了一眼苏轼,又扫了眼程颐、司马光等人,脸上浮起笑容。
“你们几个看模样不似坏人,不知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何以到了我们这牛家庄?”
“他们是秦主席的客人,由我来招待,秦主席说了可以任意去哪里。”苏轼连从身上掏出一令牌,递向那老者。老者接过翻来覆去打量了片刻,才微微一笑:“这位客官,您这东西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