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外面天冷,您二老病刚好,可千万不能再受风寒了,还是快回去吧!”
“你们放心,孩儿一定会好好努力,考上进士的!你们快先回去歇着吧!”
清晨十分,大明青州。
天气微凉,周家村村口。
在一片凉到彻骨的朦胧晨雾中,少年杜蘅正穿着单薄的衣服,背着厚重的行李,向裹着外衣起床来送他的父母最后告别。
“孩儿,你路上一定要小心啊!”
“爹娘没用,只能为你做这些了!”
看到自己儿子就要孤零零地上路,杜蘅娘一边心疼地抹着眼泪,一边叮嘱他。
“你在路上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你要吃好喝好,可别心疼钱,啊?”
眼看自家孩子要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地上路赶考,杜蘅娘想想就觉着对不起他。别人家进京赶考,都是有仆人跟着的。可没想到自己儿子赶考,却要独自一人上路。
可杜蘅父母对此实在是无可奈何,因为他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他们夫妻二人又长年有病,能够拉扯杜蘅长大已很不容易。他们实在是再没办法供儿子赴京赶考了。
“别哭啦!真是,妇道人家真麻烦!”
“孩子是去考试,这是好事哭什么!”
杜蘅爹看到妻子哭哭啼啼的样,却顿时一阵烦躁,他不满地对妻子一阵埋怨。
“你在这哭哭啼啼地,孩子还怎么能安心考试?整天就知道给孩子添麻烦!”
“孩子已经长大了,他比我们有出息!孩子能有今天,不全靠他自己争气吗?”
为了不让自己两人情绪耽误杜蘅考试,杜蘅爹对着妻子就一顿嫌弃地埋怨。
但他自己虽然嘴硬,仿佛是很明事理的样,可实际他那黝黑坚毅的脸上,眼圈却早已红红的了,不比妻子能好多少。
“孩儿,你尽管放心去吧!”
“好好考试,不用管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