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一颗心不免七上八下起来,硬着头皮道:“不知……是出了什么问题?”
永泰帝顿时笑了,道:“没有问题,朕看这些,虽然不多,但是修得都很好,你们也确然实心做事了,要赏!”
听了这句话,詹学士立即长出了一口气,额上的汗意也渐渐散了,他倒是不求赏,只求无过便可。
现在看来,皇上对这一叠修好的国史十分满意,太好了。
詹学士向崔云灏投过去一个赞许的目光,只见崔云灏站在那里,不卑不亢,既未有受宠若惊之态,也未有惶恐不安,十分平静。
永泰帝又望向崔云灏,很是和蔼地问道:“哪一部分是你修的?”
崔云灏恭敬地答道:“回皇上的话,从第五页起,直到二十八页,都是臣修改的。”
永泰帝挑了挑眉,又将手中的国史翻了翻,顿时了然,笑道:“怎么光靠你一个人修?”
闻言,詹学士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却听崔云灏不疾不徐地答道:“回皇上,臣只是做第一遍的粗略修改,后面还有詹大人和各位大学士,乃至掌院大人过目查验,层层过关,才能真正修正完毕,其中工作之巨细,一部流传于万世的巨典国史,绝非臣一人可以胜任。”
永泰帝朗声笑起来,道:“好一个流传万世,说得好!”
他转而对贺胤光道:“条理分明,形事有度,还不居功自傲,贺阁老你收了一个好门生啊!”
贺胤光连忙躬身道:“微臣惶恐,整个翰林院内皆是天子门生,为我大周官员,此乃皇上之福,社稷之福。”
“好,好!”永泰帝十分高兴,连连道:“事情做得好,自然要赏!”
他又转向崔云灏,问道:“崔云灏,朕记得上回赏了你一座宅子,今日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来,朕都准了。”
崔云灏顿了顿,道:“臣惶恐,这本是臣的分内之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敢居功请赏。”
永泰帝听了,越发高兴,笑道:“这是朕答允的,有什么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