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意义了,就大齐朝廷而言,哪怕白炎教只是占领了一个小小的村庄,都是非剿灭不可的。
否则,任由白炎教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大齐朝廷权威的挑战。
但是如何攻打城池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包括萧文明在内的苏州府、衢州府的屯田兵,全都缺乏攻坚能力。
事实上,在人类整个冷兵器时代,面对坚固的城防工事,攻坚的手段从来都是缺乏的,直到大威力的火炮发明之前,面对坚固的城防,任何攻城部队,都必须做好旷日持久并且复出巨大的伤亡才能攻克城市的心理准备。
甚至于就连火炮发明之后,哪怕依托的是几百年前建造的古董城墙,守城的部队依旧能够对攻城对手造成极大的伤害和阻碍。
甚至于有“兵圣”之称的孙武子,抛开任何前提的情况下,都将攻城视为最没有效率的战争手段——甚至没有“之一”。
因此进入福建之后,面临有数十座城池
需要攻打的情况,萧文明有模有样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咱们手下才多少人?加起来不满五千,想要攻城太难了。要末将看,应当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才对啊!”
好一个“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这却不是萧文明的发明,而是他不知从何处看来的军事名言。
任何一句名言,能够流传千古,说明它不但正确,而且具有在各种条件下相当的生存力和合理性。
因此毅亲王听了萧文明的话,也禁不住在口中反复念叨:“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好!说的好!攻心为上,只要把这群反贼的心攻破了,那城池再坚固也没用。萧文明怎么攻心法,你说来听听。”
萧文明一听这话整个就愣住了。
他哪懂什么“攻心”啊……让他吹两句牛逼还行,真的要拿出什么实际的战略方案,还真的没有深思熟虑的打算。
当着别人,或许萧文明还能忽悠两句,可站在自己面前的是毅亲王和戴鸾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