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品千户而已,称得上什么名将?”
“萧千户这就过谦了,我姓秦的这双眼睛可看不错人,记得当年戴元帅,初次领兵也和萧千户一样,别的事情啥都没做,就是把军令重申了一番。此后,整个队伍士气立刻为之一振,萧千户现在做法同代元帅真是一模一样,怎么称不上‘名将’二字?”
秦福口中说的戴元帅,指的乃是大元帅戴鸾翔。
此人年纪轻轻就战功卓著,原本同戎羌的野驴岭一战,就是以他作为主帅的,只不过他的作战方针同当今皇帝相左——皇帝要求速战速决,而戴鸾翔则主张稳扎稳打。
这样一来,戴鸾翔便被皇帝临阵撤下了主帅的职位,而事实证明,戴鸾翔的方针是正确的,大齐军队的野战能力和北方戎羌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
一场大战下来,朝廷精锐几乎损失殆尽,至今没有恢复元气,从而导致朝廷现在所有的方针政策,都是在替野驴岭的失败擦屁股
……
但是这场失败,却完美地证明了戴鸾翔主张的正确性,让人人都看清了皇帝其实并不懂军事的这个事实。
当今皇帝是个爱面子的,别人这样说他,他当然没法反驳,却在这朝廷亟需用人之际,将戴鸾翔的冷藏起来、束之高阁,没有给他安排任何训练军队、整军经武的差使。
皇帝也是人,人就有情绪,皇帝这种做法,算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用一种近乎掩耳盗铃的方式保护着自己金贵的面子。
老杨军秦福是个内行人,他既知道萧文明这番处置的正确性,又出于好心,给萧文明出了一些主意,给张萧文明原本要颁布的军令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不是合适是不重要的:反正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不说未免会有些不教而诛的意思;然而说了,也都是些同不说也没有太大区别的空话。
最重要的是,萧文明采纳了秦福的建议,那就相当于给了这个老将军面子;得到了面子,觉得脸上有光了,老将军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