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听说过他的风采的。
于是康亲王笑着点点头:“嗯!半松先生温伯明,本王知道。诗词、文赋、书画无所不通,没想到还懂兵法,难得难得真是难得。正巧,听说温先生还没有功名在身,不如到我帐下成为幕僚,不知温先生意下如何?”
萧文明听着一愣,立即就后悔自己刚才的话了。
温伯明这样的人才自己还想留在身边呢,你康亲王怎么就捷足先登了?自己向他介绍,不过就是为了替温伯明扬名而已,要是被你网罗到王府里,那我这边岂不是少了个人才?
“唉呀!这事真的是办得弄巧成拙了!”
然而康亲王想要笼络心高气傲的温伯明,似乎也并不那么容易。
只听这位大名士含笑着摇摇头:“这个……我看就不必了吧。王爷,学生乃是闲云野鹤之人,松散惯了的。这位萧兄的先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叫做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更何况是王府了,罢了、罢了!”
温伯明这样几句推辞,倒也不出康亲王的意料。
因为在大齐朝廷之中,当官也是讲究出身的,最叫的响的出身,便是正经在科举场上考取功名。虽然先从王府幕僚做起,再由王爷推举做官也是一条门路,但毕竟比不上真刀真枪、一笔一画地从科场上搏杀出来的。
因此像温伯明这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当然还想着在客场上搏杀一番,自然也就不愿轻易委身于王府了。
于是康亲王笑道:“温先生是会错我的意思了。本王的意思,是想请温先生随本王一道进京,留在本王的府里复习迎考。本王同礼部走得近,温先生趁此机会,可以同几位前任的考官多说说、多聊聊,科场取胜便多了一份胜算,也不致使明珠蒙尘。温先生也可名正言顺地为国效力,岂不两全其美?”
话说到这里,温伯明尚未表态,萧文明也未发表意见,可一旁的毅亲王脸色却愈发难看起来了。
康亲王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幕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