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要有所区别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戎羌防不胜防。
但是胡宇则要实诚得多,两次冲锋,虽然同样犀利,但角度和方向都是一样的。
而那些戎羌骑兵当然也不是死人,虽然阵型尚未重新整顿完毕,但也有那些防备,——胡宇的充分只杀了一半,便再也刹不住进去了,在付出了一位弟兄阵亡的代价之后,只能赶紧退了回来。
胡宇攻击不成,赶紧向萧文明认错:“少爷,这一回我也没打胜仗回来,给少爷丢人了……”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更何况胡宇这也并不算失败。
萧文明摆摆手:“没事的,大战现在才刚刚开始呢!”
胡宇的行动绝不是毫无价值的。
他的两次突击,彻底将戎羌意图率先进攻的打算给打了回去,给了萧文明这边一段充分准备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就是为了给火枪的准备提供足够的时间。
萧文明之所以费尽心力,要搞火枪和火炮的技术,其实就是为了对付戎羌骑兵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无论古今中外,其实拿游牧民族的骑兵,各国都没有很好的办法;一直到工业时代,随着火器的发明和运用,这才实现了对骑兵的彻底碾压。
这是已经被真实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过的真理,萧文明当然是要沿着正确的路径往下走的。
而现在这是一个让萧文明实践成果的好机会。
眼前面对的戎羌敌军不多,正好同萧家军的总兵力相似,萧文明又是有备而来,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试验一下,纯粹依靠火枪来对抗游牧骑兵的威力和效果。
于是仿效真实历史上的战法,萧文明在戎羌骑兵阵型混乱,无法发动进攻的档口,立刻派人砍伐了附近的树木,削成尖桩,斜斜地扎在泥地上,做成了最简单却十分有效的拒马桩。
而火枪队形,则排列在这些拒马桩之后,既可以防止对面骑兵的直接冲击,又可以从拒马桩的缝隙之中发射火枪。
拒马桩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