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贸然发动攻击,就待在成都城里坚守不出。
而萧文明这边因为兵力总数的劣势,同样无法发动攻城的行动,甚至就连彻底围困成都都做不到,只能时时维持住在成都城下的军事存在,短期内还看不到平定康亲王之乱的希望。
但是至少,他现在已经能够有效地遏制康亲王的势力,遏制住他继续扩张的势头了。
这在外人看来,萧文明似乎是打成了一场不胜不败的烂仗,但是一想到萧文明这边的兵力,只有康亲王的几分之一的时候,也就无可指摘了。
反正要是朝廷里哪个闲人敢多嘴多舌——那么事情好办,派他过来代替萧文明指挥大军同康亲王决战也就是了,相信没人会犯这个傻。
打成这样的局面,其实也在萧文明的计划当中。只有康亲王存在一天,萧文明才有一天的自由活动的空间。
否则按照朝廷这个卸磨杀驴的一向作风,到时候恐怕又要找萧文明的不痛快了。
于是乎,萧文明再次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领衔,再加上成英这三千新赶到的禁军,加上任当思麾下的江南兵,驻守在成都城下,监视康亲王的行动。
而另外一部分,包括曹瑞南湖屯的屯田兵、包括川南十三家土司,则在戴松的总指挥下,在四川盆地自由活动,在各处攻略府县,瓦解康亲王在成都的统治。
萧文明的这条命令对戴松而言又是一项突破。戴松在他父亲戴鸾翔手下做事的时候,往往只能率领一支精兵,从事一些虽然艰难但规模并不大的任务。
后来跟了萧文明,成为事实上萧文明的替身,也就是副主帅,往往能够带领一半的人马,执行作战任务,但也始终是在萧文明的阴影之下执行的。
而现在,萧文明直接给了他一支独立的军队,让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心意、自己的判断执行任务,也就事实上赋予了他一军主将的职务。
戴松乃是将门世家的子弟,绝非一勇之夫,当然知道萧文明的用意,也不敢辜负他的这一番栽培之情,领军之后作战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