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光耀门楣。
六麻子出钱,用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料,将刘家的老宅、祖坟、祠堂全都修葺一新,后辈的子孙也都请了知名的塾师,按在家里面读书,不让他们再出去放牛打工了。
只可惜刘家的基因实在不怎么样,出了个大太监刘麻子,大概把他们家几十代甚至上百代的好运气全都用光了,儿孙里居然没有一个读书的材料,反而仗着六麻子的权势到处为非作歹。以至于发生了,六麻子过继成自己儿子的侄儿,勾搭他老婆的丑闻,让六麻子临死了,却心如死灰!
就这么看下来,大概靠着六麻子的遗产,能够在官场里搅动这么大波澜的刘寿,还算是刘家子孙里最有才干的一个了,虽然他的这些才干被他用到了歪门邪道上……
所以说刘家本没有历史,有了六麻子才有了历史。
刘家的祖宅也是六麻子造起来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宝贝同样是六麻子留下来的《百官行记》!
之前戎羌的确闹得太凶,原本就日渐萧条贫瘠的关中平原,就好像被筛过一样,让广袤的黄土地,变得没有一点生气、没有半分起伏,而刘家的宅院在一片平地上显得格外的显眼,离开二三里地便已看见了他们的所在。
六麻子虽然是个太监,但思想还是中国传统小农的思想——有了钱,就想着多置办一些土地,收了租得了钱,再把钱储蓄起来,等着将来
因此刘家的宅院,修建得与其说是暴发户的大宅门,反倒可能更像是一座堡垒,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关中哪一处的屯田所。
不过转念一想,屯田所大多败落了,怎么可能会有那么气派的屋舍和堡垒?
戎羌一阵骚乱之后,刘家老宅里的人走了个空,到现在还没回来,一座宅院冷冷落落,看样子损失肯定不小。
然而同样的破败,在有明眼人,看来却也不尽相同。
只听戴松提醒道:“爵爷,我看这里不对劲啊!”
“是不对劲!”
如果说这副乱象是戎羌劫掠过造成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