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霁轩在倾君院想的挺美,朝阳则是真的去了赵新的养心殿。不需通报,朝阳透过门缝看里边的愁眉苦脸的赵新。
这就对了,怎么能她一个人到处奔波呢,这小皇帝悠闲的坐在名堂之上,只有大家都辛苦才公平啊。
“皇上这是怎么了?垂头丧气的,这给本宫看到还好,若是给其他的重臣看到了,有损你国主的威严。”
“皇姐,朕心里烦得很。”
“皇上小小年纪,又坐拥天下,有什么烦恼?”
赵新皱眉,将桌子上那比他还高的奏折费力的搬下来。放到朝阳的脚下。或者说是扔到朝阳的脚下。
“皇姐你看,这些可都是大臣们辞官的折子,若朕都批了,朝中无人可如何是好?”
朝阳摸了摸他的头。“皇上,这世上的事,有人不敢做,有人抢着做,官啊,不会有空下的位置,要不然那些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是为了什么?”
“长姐的意思是,将翰林院的进士调出来,填补到各个空缺里?这样合适吗?”
“皇上,当然不合适了,那些翰林院的学士各个饱读诗书不假,但终究没有正经办事的经验,如何能独当一面。”
“皇姐的意思,朕不明白。”
赵新扁着嘴,似乎是很疑惑,毕竟朝阳总有些别人想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法子。
朝阳此时才翻开奏折,跟她事先设想的一样,经过她在朝堂上一吓唬他们,这下身居要职却没有什么本事的果然是胆怯了,想趁着朝阳还没有收拾他们赶紧跑路。
不过没关系啊,一把手没了,不是还有二把手吗。
“尚书辞官了,就让侍郎顶上去,元帅走了还有将军呢,无才无能也不要紧,先将翰林院的补上去,有了经验,再把上边的人替换了不就得了。”
皇上犹如茅塞顿开般,立马开心了起来,“皇姐此举,确实高明,朕这就去拟旨。”
让江福铺开圣旨,赵新拿起了朱笔,思索片刻,开始洋洋洒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