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互派使者的现象十分频繁,特别是南宋,一支支求和的队伍奔波于使金之途,一个个南宋官员冒险出使,前赴后继,络绎不绝。其中,宇文虚中就是比较知名的一个。
宇文虚中在南宋以资政殿大学士、祈请使身份出使金国,结果被扣押了。
金人以高官厚禄招降,宇文虚中遂变节投降,为金廷服务达十七年之久。
在金廷期间,他以才华和能力效忠于金廷,获得高度肯定,官至礼部尚书,被遵称为“国师”。
然而,这样一位变节的“贰臣”,在南宋朝廷不但一直未受到追究,反而在死后不断追赠官爵,还赐国姓赵氏,备受殊荣。
这难道不是一件特别反常而又奇怪的事情吗?
宇文虚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人。
宋徽宗大观三年,宇文虚中高中进士,他本名黄中,进士及第后,宋徽宗赐名虚中,以后,他就以宇文虚中之名行世。
入仕后,宇文虚中在多地任过地方官,后来人京做官,历任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官、同知贡举、中书舍人。
宇文虚中天资聪慧,加上经过多岗位的锻炼,熟谙国事民情,特别是在京期间,有机会在皇帝身边工作,使他眼界更宽,拿事更准,对朝内外大事洞若观火。
两宋三百余年的历史,最大的历史败笔恐怕就是北宋末年与金国所订的所谓《海上之盟》。何谓《海上之盟》?
简单地说,就是宋、金联合夹攻辽国的军事合作盟约。
自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后,收复燕云地区便成了中原王朝的梦想,北宋在建国初就曾为此与辽国多次兵戎相见,但最终未能收复。
宋真宗景德元年,北宋与辽缔结《澶渊之盟》,虽然盟约规定宋向辽每年纳贡,但从此宋辽友好,再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北宋末年,辽国日衰,金国日强,宋徽宗在太尉童贯、宰相王黼的鼓动之下,再次把收复燕云地区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当时,金国正攻打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