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实在是个好日子,上一次朝居然一下解决了两个大问题。
自己的私军往后可以堂而皇之的变成雇佣军,再也不用躲躲藏藏的。
杂学登堂入室,进入了皇帝的眼中,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别瞧不起这一小步,有了这个开头,秦凌云有把握将这辆承载着无数华夏瑰宝的大车给开得起飞。
儒学为何能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之中兴盛不衰,就是因为它与皇帝是最契合的学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框架首先给你定好,往后无论你怎么跳,都在这个圈里,你出不去。天老大,皇帝老二,身为老天的儿子,这人间我就是代言人,大家都得听我的,看我眼色行事。
民众无知,没上过课当然没什么文化,读书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么好的学问,最是方便统治阶级进行管理。
愚民,你以为是名次?实际上这是个动词!
最初的儒学是这样的么?
其实并不是,在被董仲舒这货拿天人感应这一套忽悠了汉武帝之后,儒学就渐渐的变味了,然后经过历史的沉淀,无数位‘贤者’对其进行阉割整改。儒学就彻底的变味了,导致最后儒教都出现了。
太祖皇帝一句与士大夫公治天下,更是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而这读书读的是什么?可不就是儒学么?
如今这些知识还在被特权阶级所垄断,普通老百姓根本就读不起,也没地方学。顶多了不起认识些字,能看懂一些浅显直白的文章。
若是按照前世的那个世界发展,再过几百年,儒学遍布天下,儒教诞生,凡异教徒必将被消灭。
到了那种情况,你想死开学识的口子,何其难也。
今日王珏给出的这一小步,足以令秦凌云开心的冒泡。
皇帝其实不在意学问如何,他眼中只有可利用与不可利用之物,儒学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现在秦凌云突然冒泡,丢出水泥、滑翔翼等物珠玉在前,让王珏又多了一种可供利用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