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都亲自动手丰衣足食,这样一来也不嫌饺子上的慢了,即使破皮露馅也不说,只为开心高兴。
免费的小米粥也上了,并且很多客人是奔着小米粥来的。
开业前艳华过来几天,对这个形式很欣赏,也很肯定,和老谭决定省城的中医院店也这么做。
从筹备塞外食府店开始,到去益阳考察,紧接着参加省城的饺子节,然后忙着培训、开业,老谭一直没闲着,常常后半夜才能入睡。
人呀,在忙的时候感觉不到累,也注意不到自己的身体,总觉着没啥,其实是精神支柱在支撑着,从而忽略了其他。
他这么拼命,除了对餐饮的喜欢与执着外,还有责任——整个集团上上下下近五百人指着他吃饭呢。
员工大部分是从农村出来的,都是家里困难,出来找份工作挣点钱,养家糊口。他就是从农村出来的,经历过,也理解。
因为理解才这么拼命,不能把饭店搞砸了——见不得那些期待中带着绝望的目光。
他不伟大,就是一厨子,思想还没上升到已经有了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高度,就是想让跟着干的员工有份稳定的工作,每个月按时拿到工资,并且对下个月充满希望,而不像自己当初那样整天担心下岗,连个吃饭睡觉的地儿都没有。
他累,但心甘情愿,沉浸在忙碌中感受快乐——餐饮人的快乐。
新模式所带来的的效应显而易见,王淑兰决定把自己的两家店也改了。
这女人有魄力,同时给两个店挂上“停业整顿、店面升级”的牌子,一面改造厨房,一面将师傅们派到塞外食府店学习,赶在元旦前重新开业。
升级后的店面马上成为两个城市的标杆餐饮,引领潮流。
这样,到二零一五年年底,阿巧彻底在内蒙地区打开局面,成为餐饮业的佼佼者。
元旦,学校在放假前开家长会。
曹家栋这两天和另外一个工友包了个室内暖气改造的活,主家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