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陪嫁,可这儿哪儿比得上京城,更别说又不怎的得了重视,也就是康熙爷要来了,这才得了些好眼色。
公主瞧不上这些蒙古人,蒙古人自也不愿意一直巴结着眼高于顶的公主,别看都是一块儿过日子的,那日子过得可真真是泾渭分明。
敦恪在京中的时候还瞧着脸蛋肉乎乎的呢,谁道这才不过一二年的工夫,被风和骄阳摧残的,十四爷都快认不出这个每每了,十三爷更是背着人哭了几场,只觉得是自个儿对不住敦恪。
然这般情绪不好外露,天家子嗣生来尊贵,可这尊贵也是含着责任的,和亲,维护朝廷同蒙古的关系,便是敦恪的责任,康熙爷做主赐婚,这便是天大的赏赐,绝不能露出半分的不满。
十四爷瞧着十三爷的忍耐看着敦恪妹妹的苦难,心里着实不落忍,可公主嫁过来了便是一辈子了,便是死也回不去的,唯劝她们服从和放下身段儿去融入,这般想来才能过些个好日子了。
可这话何其残忍,十四爷说不出口,只是心里的念头却越发的坚定,且等着以后四哥登基,他必好好辅佐着四哥,他们兄弟齐心叫大清日渐强盛,如此以后,必不会再让任何一个公主为了所谓的和平嫁得这般远。
再以后的和亲公主可都是他的亲女儿,亲侄女儿们,哪儿舍得她们孱弱的肩膀扛着家国的大义,这一扛便是一辈子呢。
见过了妹妹,十四爷心情颇有些沉重,好在夜里回去用宴,班第在提出求取公主时,皇阿玛没答应了去,亦无娶将班第女儿娶进来的意思,想来也是瞧见了敦恪的处境,心中稍有些触动了吧。
班第见状,便也没再提和亲之事,只笑着又同康熙爷说了后日围猎之事,一提起这个,席间气氛也高涨了起来,凡有血性勇气的儿郎,无不盼着围猎之时好好在御前大展身手呢。
太子爷一路跟来一路阴郁着脸,然这会子听着围猎的事儿面上似也轻快了些,十四爷深深看了一眼太子,兴奋劲儿倒是不多,若他没记错,此次围猎他的好太子二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