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政事堂六相,杜如晦出身关陇,杨恭仁出身弘农,薛收出自河东,陈叔达来自南方,温彦博出自太原,盛况一如从前啊。”
崔义玄道:“可惜,咱们未能争得一星半点。”
他确实感觉很可惜,如果是先帝时期,关陇人霸占政事堂,他倒也无所谓,毕竟关陇人有那个实力。可现在呢,在政事堂待的那些人,他真没觉得有什么背景。
论背景,自己也有大背景。
可惜,他自己的背景只是背景。
“倒也不尽然。”王珪淡淡的说。
“哦,王兄何意?”
王珪道:“陛下有并吞宇内,开创盛世之心。如此,必要天下世族全心配合,不论少了谁,陛下的大业都将受损,我说的对不对?”
崔义玄自然明白其中的缘故,这天下,说到底世家的影响力还是很大,如果他们在地方不配合朝廷,那就会让朝廷的政令无法在地方行通。
皇帝欲造盛世,则天下各个世家必要配合皇帝。如若不然,则大业难竟全功。
“对。”崔义玄疑惑道:“道理确实如此,只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王珪微微一笑,“太原王氏效忠陛下,那么清河崔氏呢?”
崔义玄脸色猛的一变,“王兄慎言!”
开什么玩笑,这种话能乱说吗?
脑袋不想要了?
“别误会,崔兄,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么。”王珪笑着说。
崔义玄被他吓的色变,此时也没好脸色给他,当即道:“我以前知道你的为人,但是现在,我看不清了。你知不知道,方才那种话若是传出去,我人头难保!”
“你在害怕?”王珪问。
废话,谁特么不害怕。如果清河崔氏真的效忠皇帝陛下,崔义玄自然不会将这话当一回事。可是偏偏,清河崔氏对待朝廷的态度十分冷淡,这让他如何不怕。
这样一顶帽子扣下来,族中那些清高之辈或许无所谓,但是对于他这个有志于仕途的人来说,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