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县,当地县令的品级亦是不同。
万宣道也拒绝道:“殿下切勿如此,我什么都不会,让我做洛阳令,会闹出笑话的。”
闻言,李智云满意一笑,说道:“那这样吧,你不如先从军,当个主簿,一边学习一边历练,如何?”
闻言,万宣道点头,“甚好。”
“你准备让宣道在何处从军?”万皇后问道。
李智云一笑,言道:“河北道讨捕大使,段志玄麾下,母后觉得如何?”
“可。”万氏心满意足的点头。
段志玄是她儿子麾下得力大将,让弟弟去那里,自是妥帖。
万宣道起身行礼,“微臣,多谢殿下。”
“舅舅不必如此,都是一家人。”李智云摆摆手。
自家母亲就这么一个弟弟,李智云怎么说也要照顾一二。他让万宣道去段志玄麾下,就是在给他机会,至于将来能不能抓住机会成才,那就是万宣道自己的事情了。
在皇宫用了膳,李智云随后又马不停蹄的去了工部衙门。
现在的工部尚书还是武士彟,不过他学乖了,不仅是因为曾经入相失败,更是因为李渊病危,大量圣人旧臣被清理。
在此情况下,武士彟在工部几乎如履薄冰。
现在工部的大事都由两位侍郎决定,分别是杨士贵,以及检校工部侍郎的宇文儒童。
杨士贵老了,干不了几年了,他也懂孙女婿真正想培养的人是谁,因此和宇文儒童相处的非常友善,对宇文儒童提出的问题,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杨士贵看来,他实在没必要和一个小辈纠结。他孙女现在是楚王妃,将来会是太子妃,楚王登基后会成为皇后。
到时候,就算他致仕,在这长安,那也没人敢得罪他。
有时候,他自己也没想到,当年圣人随手指派楚王娶自家孙女,会给杨氏带来这么巨大的机遇。
天怜杨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