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但是不准在那个什么纸上写朝政大事,明白吗?”
愚民嘛,明白。
“儿臣明白。”李智云道:“父皇,改良的印刷术,稍后儿臣会让人送进宫里,交给父皇处理。”
“嗯。”李渊鼻孔出气。
本来李智云还想提出‘专利’要求,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没必要。将来要是有人敢在报纸业发展,不是勋贵就是世家,平民商贾敢插手直接剁手。
再说,他就是最大的一批贵族,谁敢抢他的生意?
虽然现在有武德律,但是在这个时代,武德律只针对普通人,想用武德律制裁大贵族大世家,不现实。
李渊说道:“吏部尚书独孤晟不日前提起科举一事,你们怎么看?”
怎么看?
当然是无视啦!
别看科举挺牛的,其实在唐时就是唬人的。
真正能做官的,不是勋贵子弟就是世家子弟,平民百姓想通过考试上位,太难,而且几乎不可能。
真正喜欢科举的是‘寒门士子’。
寒门士子可不是说普通百姓,而是落魄世家子弟。这部分人在家族中不受重视,走关系没人帮忙,只有通过科举做个小官。
更何况,前隋创立科举的本意虽然是提拔寒门士子,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世家内部的竞争。
朝廷的位置就那么多,大家都想走关系,不好平衡,那就拿出来比比呗。
可以说,大唐前期的科举,是属于世家子弟、勋贵子弟的科举。
尽管如此,这也是个笼络人心的机会。
聊胜于无嘛。
想想看,唐初的一批名臣,有谁是从科举走出来的?
很少啦!
没办法,现在掌握知识解释权的是山东世家。这些世家藏书深厚,家学渊源,在天下素有名望。
往往质疑一个世家,就是得罪一大批的官员。因为,这些官员年轻时候很可能就是在那个世家的族学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