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比第一次大考试题低。”
闻言,众人了然。
第一次科举大考,他们把握不住力度,搞出来的试卷堪称变态版本,刷掉九成考生。真正考取两百分以上的,不过两人。
太学博士王恭道:“我倒是觉得,陛下这么做合乎情理。毕竟前三名,可是有机会在六部观政的,陛下肯定看不上庸碌之辈。”
这么一说,众人明白了。
“诸位,此事为陛下所重,不可不慎,吾等还当勤勉。”陆德明告诫道。说完,剧烈咳嗽一阵。他年纪不小,已有八十余岁,本该早些告老回乡安养天年。只是这几年跟着孙思邈讨论医药学,愣是撑住没倒下。
“是。”
众人各自回去继续拟题,孔颖达则走到陆德明身边,关怀道:“先生可还好?”
“还好,我无碍。”陆德明摆摆手,言道:“正事为要,不可耽搁陛下之事。”
“嗯。”
随着大考消息发酵,来自天下各地的士子也相继踏上前往长安的路途。这些士子之中,主要还是以世家子弟为主,平民百姓或者寒门子弟,便是得到大考消息,拥有参与大考资格,那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赶到长安。
大量士子进入长安之后,书斋、客栈等消费场所,人气陡然拔高不少。这几日,尤其是试卷卖的相当火热。不少人更是托关系弄到不少长安中小学的测验试题练手。
这些世家子弟,多少都能得到一些消息,目下长安中小学的测验试题类型,最是契合大考试题。
除此之外,第一次大考的试卷也卖的相当火热。酒肆茶楼之间,日日都有士子们高谈阔论,讨论试题。
甘露殿。
“启禀陛下,这是礼部送来参与科举考试的士子名单。”高良忠奉上名册,走到一边躬身侍候。
李智云打开名册观看。
名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荐士子,另一部分是从州考中脱颖而出的士子。
看着看着,李智云眉毛蹙起。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