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补充一句。
这个奖项,说是他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尽然,他也只是学习借鉴而已。
如果效果不错,明年肯定要完善选拔制度的。
而且,他也希望借此给这些官员们多施加一些压力,让他们卷起来。
不多时,高良忠带着内侍们,下去给大臣们分发纸笔。
杜如晦跪坐着,拿着小纸片,哑然失笑。其实在他看来,皇帝陛下之所以这么做,怕也是想要提拔一些良臣。
想到这里,他微微思索,下笔写下‘房玄龄’三个字。然后将纸片叠好,放进内侍捧着的盒子里。
而在另一边,房玄龄稍稍思忖,便在纸片上写下‘杜克明’三个字。
在他看来,朝中诸卿;吏部尚书魏征酷烈板正、礼部尚书赵慈景碌碌无为、兵部尚书李靖少言寡语、民部尚书戴胄中正平和、工部尚书崔民干才能不足,皆不足当选‘年度最佳官吏’。
六相之中,首先不提中书令李叔良,其次不提默默寡闻纳言陈叔达,最后不提侍中温彦博。剩下的,唯中书令杨恭仁,尚书左仆射杜如晦,尚书右仆射薛收。
此三人,他觉得杜如晦更好。
一炷香后,正式开始计票。方式公正公开,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开始计票。
高良忠唱道:“相国杜公一票。”
小内侍赶忙在画布上,杜如晦名字后面画一个圈儿。
“刑部尚书房公一票。”
“兵部尚书李公一票。”
两柱香时间后,结果出来,得票最高的乃是中书令杨恭仁。
李智云呵呵一笑,眼眸显得微微深邃。
“既然如此,隔日,派快骑,通报各州县。”
“遵旨。”
大朝结束,李智云也不留大臣们吃饭,让他们自己回家解决。
杜如晦戴好貂皮大帽,帽檐上落下两只‘大耳朵’,正好遮住他的耳朵,非常暖和舒适。
揣着手,他和房玄龄走在一起。
“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