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总算是恢复了不少,他们欢声雷动。
许多部落骑兵不但自己出征,还额外带了一个兄弟或者子侄充当打草谷的帮手,
顿时本来只有五六万人的耶律德光,瞬间将身边的军队就膨胀到了八万多人。
十月中,后晋军一路急行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从开封府到达了定州安丰(保定安国县)。
之所以速度这么快,因为晋军上下,不过把契丹人视为草芥而已。
经过前两次的大战,晋军上下认为契丹人也就是跑得快,战斗根本不行。
现在又有赵延寿和刘延祚接应,当然要快点北上去‘接收’契丹人的财产了。
是以到达了定州安丰县后,杜重威只简单了安排了一些人手驻扎就,按照刘延祚给的建议,率领六万多兵将,三万多民夫,十万大军,一头就扎进了瀛州,准备前去接收。
路途劳顿的晋军在瀛州,很快接到了当地居民的线报,说有一支辽军绕道往晋军的身后穿插而去了,不过人数不太多,也就只有数百骑。
杜重威以为是什么地方的辽军要逃跑,根本没想到这支辽军是去断他后路的。
但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杜重威命令贝州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章,率两千骑兵前去追击。
梁汉章是山西应县人,也勉强能算是代北武勋的一员,为将到也是骁勇,他得了军令,也没有犹豫,立刻率两千骑兵去追击。
只不过杜重威和他万万都没想到,这个消息根本就契丹人放出来的假消息。
绕后的契丹兵马也不是几百骑,而是由契丹检校太傅,统军副使,实际担任大军先锋的高松,所率的左右铁鹞子军和虎军共五千骑。
而高松此人,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高模翰,渤海人,双臂猿长,有千钧之力,极擅长骑射,是契丹闻名的勇将。
当年契丹灭渤海时,青年高松逃到了高丽,很快就在高丽国内崭露头角,随后得到了高丽国王王建的欣赏,王建还专门从宗室中认了个女儿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