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石重贵学着石敬瑭曾经的样子,拍了拍御座的扶手赞叹道。
景延广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一下就消解了石重贵两处担忧。
一是杨光远居心叵测。
二是杜重威身为他的姑父。驻守在邺都的紧要之地,至今也没有派人来恭贺他登基。
若是能借着解决杨光远的机会,把杜重威从邺都调出来,也可以免得生变。
讨论完了杨光远的事情,现在就轮到契丹和凉国张昭了,但众人都非常默契的没有去提凉国。
因为在座的都是老狐狸,他们也看出来了,张昭虽然言辞激烈,但反对的是石敬瑭向契丹称臣和割让燕云十六州州,并未说要反对朝廷。
而且张昭的这份意见,与大宁宫中的很多人,比如景延广等正好相合。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张昭在旗帜鲜明反对石敬瑭卖国之前,所营造的人设是十分成功的。
在绝大部分人眼里,这位突然之间崛起于河西的凉王殿下,是一个身上带着浓厚大唐色彩的人。
他所讲究的那些忠义仁善,放到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格格不入。
若是倒回去二百年,放到大朝正兴盛的时候,倒是正好恰如其分。
所以这些人在心里,其实是把张昭当成了一个昔年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那等人的。
沉默之中,还是冯玉首先开口说话了,“如今陛下已经登基,前往契丹报丧的使者,应该要出发了。
先皇父事契丹,其实并不是多么耻辱的事,因为昔年契丹升天皇帝阿保机,曾与武皇帝约为兄弟,宫中太后乃是武皇帝孙女。
先帝虽然年长于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但以父事之,恰恰是遵奉了伦理纲常。
所以臣建议陛下,当继续以祖父事耶律德光,我大晋在羽翼丰满之前,当照例向契丹称臣。”
左侧的景延广听闻此言后,更为不满,他立刻怒目看向了冯玉,石重贵的脸色也有些不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