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出头的样子。
皮室军的基层编制与中原并不一样,他们按照草原骑兵的习惯,一般五人为一个骑兵队。
作战时,四人先上,剩下的一个人,则会留下看管马匹。
因为有时候骑兵冲杀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往往要换马再上。
没人看管马匹的话,一人双马、三马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特别是这种势均力敌,需要反复冲杀的战斗。
而且这还有个好处,当敌人溃败后,看守马匹的骑兵可以立刻上马,然后在军官的带领下发出冲击,也可以作为撤退时断后的生力军用。
而此刻有些不一样,让人牵走马,是因为萧实鲁要用弓弩,来对付这些袭来的敌骑了。
嘿嘿!想不到吧,我们契丹人不跟你们打骑战,老子用步战,某手下有两千把强弓硬弩,看你什么骑兵能禁得住。
有一说一,此时的契丹人,怎么说呢,他们实际上并不像是塞外民族,从耶律倍和耶律德光这两兄弟就看得出来。
这两人都是汉文化的狂热追捧者,耶律德光最开始还想当个儒生。
耶律倍则是藏书万卷,浮海到后唐的时候,还要写诗明志的那种。
这一是因为,契丹人是大唐时期就存在的塞外民族,受大唐的影响很深。
二是被契丹灭掉的大氏渤海国,在东北的渔猎民族中是非常汉化的,几乎与汉人差不多,契丹人兼并了渤海,导致自己更像是个汉人王朝了。
而同时,由于唐朝极度包容的民族政策,契丹人此时也并不完全被视为蛮夷。
唐儿这个身份就很宽广了,专指汉人的时候可不会用唐人这个称呼,应该是汉儿、汉子。
这也是耶律德光觉得自己可以入中原的原因之一。
契丹国,更像是一个唐末有些奇奇怪怪,介于藩镇和外藩之间的玩意。
他们塞外民族的身份并不纯粹,达旦人、阻卜人,才是真正的塞外民族。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