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凋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绝对没有比《小雅.采薇》更能适合此刻沦于胡尘一百五十年安西、河西、陇右心情了。
他们为什么不能归家?不就是与玁狁这样的敌人战斗无法脱身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看不到希望的绝境中坚持。
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战死的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开始。
到后面周鼎、阎朝、李元忠、杨袭古、尔朱某、及至最后的武威郡王郭昕,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句话,宋同义等人连唱了三遍,唱的众人泪如雨下。
忽而晴空万里的天上,吹起几缕干冷的清风,不过一盏茶的时间,细细的雪花,飘然而下。
无数长安百姓,在李寿龄等人的带领下,用步舆将宋同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