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个人的勇武,以至于这场战斗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万人敌猛将。
马杀才三百人击溃三千步兵,蛮熊一人干崩溃了一个百人队的长矛手,山猪儿手持双刀,从右杀到左,直接击穿了夏希人的军阵等等。
战斗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四万夏希军队彻底崩溃,丢盔弃甲,四散而逃的士兵漫山遍野都是,也有些跑不动的,干脆就双膝下跪并把头处在泥地里,表示臣服。
唯一还保存着一定建制的,就是山丘处以夏希王太子为首的一千多刹帝利重骑兵。
这支重骑兵可真不错啊!张昭看得口水哗哗的。
当然不是因为这些夏希刹帝利重骑兵有多么勇武,甲胄或者武器有多精良,而是他们胯下的战马。
这些马儿身材修长,体型流畅,前腿内侧肌肉呈明显的倒三角形,充满了力量的美感。
额头宽阔光亮,鼻孔饱满丰润,眼神中闪烁着代表智慧的光芒,不是那种寻常牲畜傻呆呆的目光。
最为奇特的他们的耳朵,耳尖内部朝中间翻转,几乎能直立于头部。
有些马儿的两只耳朵尖还能相互触碰到一起,形成一个特别可爱的心型,后世把他们称为会比心的马儿。
这就是著名的印度马瓦里马,在中国则以天竺折耳马的名号广为流传。
这种马儿,爆发力和耐力都刚好处于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上,长相俊美,气质优雅。
不管是作为轻骑兵坐骑长途奔袭,还是作为重骑兵坐骑爆发冲击,都非常优秀。
或许它在长途奔袭上差了蒙古马很多,冲击力上也逊色于汗血宝马,但是它好就好在,这两样优势它都有,虽然不是最出众的,但够用。
这就可以了啊!良好的适配性,决定了它可以大规模的装备。
何况目前在中原五代,是没有多少汉血马这种战马的,折耳马爆发力弱于汗血宝马,但绝对强于中原五代的战马。
同时折耳马还有一项是张昭最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