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就是铁质的圆筒。
口径从三分到一寸八分左右不等, 长度约为二尺余。
内含木炭、铁滓、碎瓷屑、硫磺、砒霜等混合药剂, 具有燃烧、毒烟、喷射等作用。
兵士们还可以随身携带数个药筒,以备更换发射, 喷射出的毒焰可达几丈远。
所谓的暴雨梨花枪, 根本不是把梨花枪耍的暴雨泼不进,而是它能发射暴雨一般的火焰和破瓷片以及碎铁屑。
这玩意发展到明代,最后进化成了梨花枪和三眼铳两个分支,直到火绳枪大规模应用后才开始消失。
但也不是完全消失, 清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都还用过, 只不过已经远远过时了而已。
而张昭最开始也是希望一步到位直接搞三眼铳的,结果发现太费时了。
三眼铳那坨铁对于现在的冶炼技术来说, 成本太高,至于钻眼, 成本就更高了。
有时候阻碍军事器械新发明的不一定是技术, 很多时候是因为成本。
至于直接把梨花枪的大圆筒搞成一杆火枪,可以用来射铅弹的操作张昭也想过, 最后也因为技术成本的原因放弃。
首先铅弹的成本很高,其次要是准备像火绳枪那样发射铅弹的话, 密封性就得要求高。
就张昭手里这些薄铁皮的圆筒,甚至竹筒和木筒, 根本达不到要求。
恐怕到时候不是发射铅弹, 而是直接把枪头都一起给炸烂, 所以到最后,张昭都放弃了,一步一步来吧。
在曹延明的示意下,两个隶属于火雷衙的工匠走了过来,两人开始演示手上的梨花枪。
开始只是捅刺格挡什么的,没什么稀奇,就在马鹞子等人不耐烦的时候,戏肉来了。
一个工匠用火折子点燃了梨花枪下的圆筒的引线,几息之后,轰的一声脆响。
小书亭
在众人惊恐的眼神中,圆筒突然冒出了一截火龙,喷射的有两丈多也就是六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