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从三姓后人起名的规律就可以看得出来。
三姓后人是按照‘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来起名的。
只不过把显示辈分的字放在了最后面,年岁差不多的孩子连中间这个字都一样。
所以才有杨守礼、郑守礼和薛守礼这样的起名规律。
中间都带守,表示他们年岁差不多,最后是礼,代表他们是一辈的。
所以杨守礼的耶耶杨同义身边,也坐了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薛同义,至于郑同义,则早已去世。
“没挖出来水?”杨守礼毫不在乎周围尊长不善的眼神。
“我早就说过了,这新龟兹不好守,草长的好,确实能说明地下有水,可是我们现在连铁锅都快没了,拿什么挖?”
杨同义脸颊一抽,手都抬起来了,如果不是缺水缺的他走路的精神都没有了,他一定要冲下去给这个逆子一巴掌。
旁边的薛同义则赶紧过来打圆场,因为杨守礼不但是他看着长大的,还是他的女婿。
“守礼!什么时候你还来气你耶耶,咱们小一辈中就数你脑子最活,快想个办法吧,在这么下去,咱们就要全部渴死了。”
杨守礼长长的叹了口气,“早几年我就说,咱们要么下去抛弃祖宗当顺民,什么真主,什么安啦,该信就信。
要么就联合北山中不信天方教的各族,一起干一票大的。
可你们都不肯,抛弃祖宗不愿意,统合北山各族你们不敢,事到如今那还有什么好办法?
今日晚些,我带礼字辈和智字辈的冲下山去,怎么也要打点水回来,要是能熬过今年,那就往雪山上去吧,茹毛饮血,总也能勉强活下来。”
一席话说的议事大殿中所有人都默然无语,五年前他们还有几套铁甲,弓箭也还有几十把,粮食也够吃。
那时候不管是下山当顺民,还是统合北山不信天方教的各部族反抗,都还有一战之力。
可到了现在,每年都被山下杂胡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