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妹妹皆死于乱军之中,母亲则与他失散。
李昊则被当时刚投靠李茂贞的后梁悍将刘知俊看中,随后成为了刘知俊的女婿,再到后来刘知俊又投靠王蜀,李昊则跟着进入了蜀中。
其后还发生一段故事,李昊在蜀中富贵后,想念在关中失散的母亲,遂派心腹去寻找,结果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
随后李昊亲自前往蜀中和关中的交界处迎接母亲,母子两相隔十九年后抱头痛哭,终得团聚。
这在五代这种乱世,简直可以说是神迹。
等到议事完毕,李昊带着长子李孝逢回家商议,母亲闻言也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拉着李昊的手就开始嚎啕大哭。
“吾享得大郎之福,穿金戴银,山珍海味,惜乎尔父早年葬身兵灾,与尔弟、妹同葬奉天(乾县),位在梁山之南,一小庄外,其有大河环绕,周围多梧桐树。
若去了奉天,定然要找寻到他们,此后年年祭拜,无使为孤坟野鬼也!”
李昊虽然被后世文人讽刺为世修降表,更奢侈无比,但确实是个孝子,闻言也大哭不止,握着母亲的手一一答应。
实际上在李昊心里,一直为当年的事悔恨不已,因为当年李茂贞兵马陷乾县之前,李昊是有时间通知家人的,只是惊恐之下完全忘记。
这么多年以来,李昊午夜梦回,总看见父亲和弟弟、妹妹倒在血泊之中,内心里认为自己对亲人的死,有极大的责任。
而身为关中人,又对亲人的死深感愧疚,加上母亲的影响,李昊实际上是孟蜀众臣之中,非常渴望天下一统的人,所以他才对于修降表这一事毫不避讳。
无论是王蜀还是现在的孟蜀,李昊认为他们都无非是一时的割据而已,只待中原有圣主出,天下早晚一统。
李母年纪大了,哭了一会就耐受不住,李昊父子生怕她哭坏了身体,赶紧扶着往屋内而去。
而他们刚一离开,一个小小个个,看起来也有十三四岁的小侍女,借机就从李家后门熘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