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或笔走如飞,或拧眉思索,有人喜笑颜开,有人愁眉苦脸,余应微微一笑,心中满是自豪,这些年五更起三更眠的苦读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
按事先交待余应举手示意,有巡场的小吏上前收卷,谁不认识雍公身边的书令吏,不便出声笑着点头为礼。余应揖了一礼,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缓步离开考场。
考场外广场,有不少学宫的师长在等待弟子出场。孔鲜背着手来回踱步,不时地抬头望一下大成殿,他的弟子余应就在里面应试,身为师长孔鲜也紧张。
余应是他所收的第一个弟子,八千多人应试若能名列前茅作为师长亦颜面有光,作为圣人后裔,孔鲜对余应的成绩无比重视,期盼余应能一举成名。
孔懿考问过余应后说此子天资聪颖,取中不难,但八千多人应试,天下读书人多聚于此,孔鲜听杨安玄之意十取其一,这难度可不小。
见余应第一个走出,孔鲜心中一沉,平日这孩子很稳重,今天怎么这么快就交卷出来了。
看到老师站在广场上,余应忙快步上前施礼,孔鲜板着脸问道:「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都做完了?」
「禀先生,都做完了。」余应小声应道。
看到四周望来的目光,孔鲜拉着余应来到一处无人处,轻声问道:「五十题都做了,可有不会的?」
「都做了。」余应自信地微笑道。
孔鲜看到余应的笑容,也不再追问,欣慰地点点头,道:「甚好,明日策试,重中之重,好生回去准备吧。」
余应深深一躬,从容转身离去。
明经试从辰正到午初,一个半时辰
时间。结束的鼓声响过,八千多考生鱼贯离场,交头接耳的议论,有人急着回去翻书,有人争得面红耳赤,还有人顿足捶胸懊恼,也有人兴高采烈吹嘘。
杨安玄看着考场众生相,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想起唐太宗那句著名的话来,轻声念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第二日策试,同样由孔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