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让周玘心怀怨望,与江东士族密谋发动政变,事泄忧愤而死。
而同为豪强的吴兴沈家则被王敦拉拢,参与王敦之乱被平灭,事败后沈充身死,吴兴沈家沦为刑家。直至沈充之子沈劲固守洛阳战死,东晋朝廷嘉其忠勇才对吴兴沈家解除禁锢。沈劲一枝是沈庆之的先祖。
江东本土门阀对晋室的态度不一,余姚虞氏在晋室南渡后,利用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积极帮助司马氏巩固政权,因此得到司马氏重用,虞潭(卫将军、右光禄大夫、侍中、武昌县侯)、虞喜(大儒,授散骑常侍不就)、虞预(散骑常侍、平康县侯)、虞仡(左将军司马)、虞啸父(侍中)等大批虞氏子弟在朝廷为官。
王敦造反之时,虞潭在余姚养病,听闻沈充跟随王敦起军反叛,在当地募宗族万余人前去勤王,足见虞家势力,余姚虞氏为会稽四姓之首。
然而,沧田桑海、世事变迁,兴盛一时的虞家因为虞啸父响应王廞之叛开始没落,而孔家孔靖因为与刘裕交好成为会稽四姓之首。
宋公刘裕在三吴之地试行土断,虞家家主虞亮隐匿部曲千余人,被刘裕诛杀;外兵侍郎虞达被外放湘州营阳郡太守,余姚虞家已日薄西山了。
虞亮被刘裕处死,其弟虞平接任家主,此时的虞家已然破败不堪。大量的部曲从族中入籍为民,千余顷田地被查抄入公,族中旁枝纷纷闹着要分家,暗中瓜分族中产业,有的甚至偷偷将自己经手的族业变卖出售。
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余姚城内数条街道两旁的商钱为虞氏所有,城西近千余顷田地和山林是虞氏的产业。然而无数双血红的眼睛正盯着虞家的产业,准备从虞家身上撕咬下肥美的血肉。
虞平没有住在城中宅院,而是在城西庄园中。今年风调雨顺,稻田丰收,每亩可收二百四十余斤稻谷。族中人手不足,虞平只得雇请民伕帮着收稻。
余姚县令董光派吏员前来收取田税,称宋公在京口募军,今年田税每亩三石,虞家有八千亩地,总共要纳田税二万四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