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其他类型 > 扬锋汉起 > 第四百九十七章战与非战

第四百九十七章战与非战(3 / 5)

汉时便从西域引入了胡瓜、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葡萄等作物,以及马食用的苜蓿,杨安玄有战马三万匹,所需的草料不是少数。

平灭仇池,有不少精通栽种西域作物的农人,杨安玄把他们分散在各地,让他们指导当地百姓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土地栽种这些经济作物。

今年的重中之重是增加棉花的栽种面积。棉服的保暖性能已得到了检验,杨安玄决定由去年试种的千亩变成五万亩。

按去年亩产二百斤计算,五万亩可产棉千万斤,将士们所用的棉衣、棉帽、棉鞋整个一套约需十斤,二十万将士需二百万斤左右,加上棉被所需也有节余。

军中无需这么多的消耗,所以杨安玄决定对民间散量销售外,还准备纺线织布,推出棉布。

棉布的出现应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棉布轻柔保暖、贴身透气,必然取代麻布和葛布。

上兵伐谋,杨安玄捋着胡须思索,要怎么样利用棉布的出现打一场经济战争,主要目的不是对付刘裕,而是北面的魏国。

杨安玄考虑是灭国之战,新息城城南吴家村的吴陈氏却在盘算着一家人的生计。

小叔吴壮去年年底成亲,家里出聘礼、建新宅,加上儿子吴元入学庠读书,家里的积蓄花得差不多了。去年棉坊做工,自己与小姑得了二百斤粟米,算是补贴了一下家用。

年前有人上门为小姑子提亲,吴陈氏想着姑嫂关系好,总要替她准备些嫁妆。家中小姑嫁出门,妯娌娶进门,劳力没减,只是吴王氏太过精明,将来恐怕少不了争吵,指不定哪天就要分家。

今年二月,官府派人来问家里想不想种棉田,丈夫在军中,照顾他家,最多可种四十亩棉花。公爹种了一辈子地,认为种粮才是正业,不肯种那些不能填肚子的东西。

吴陈氏嫁到吴家八年,第一次与公爹红了脸,一定要将四十亩棉田的份额全部拿下,气得公爹要与她分家。

吴陈氏咬牙不松口,小姑子在一旁帮腔,公爹才恨恨地道:“今年分

最新小说: 盗墓:人在盗综,立无上仙门! 靠震惊体与大佬一起修炼后 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影视:我七旬教授,竟让宋倩怀孕 重回暴君黑化前 白衣如初,青衫如故 四合院:八级钳工,我人生赢家 满朝奸臣,朕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诸天之铮铮铁掌魔道称尊 被逼出皇宫后,女帝哭着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