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喝茶喝多了休息的间隙,抬头看看李余的脑袋。
看完之后,还很满意地点点头,大概是说,这个脑袋顶这个锅,刚刚好?
就这么看着看着,李孝逸的茶都喝得能淡出鸟来了,李余还在发愣。最后,还是骆宾王实在看不下去了,提醒道:“殿下,李大将军已经等候多时了。”
“哦哦。”
李余这才返回人间,对李孝逸很客气地说道:“不好意思啊大将军,让您就等了。论辈分,您和太宗皇帝是一辈人,我是不是应该叫您一声太公?”
倒不是李余强行攀亲,这李孝逸是太祖李渊从弟李神通的儿子,跟太宗李世民一个辈分,论起来,天后都得叫声叔公。
当然,李余还有后话。只要李孝逸敢“勉为其难”地认下了这门亲戚,那一切都好说了。
太公嘛,很厉害的哟!
您年高德勋的,是不是主动把锅背起来比较合适呢?
只是,李孝逸也不是个二愣子,被人吹捧两句就找不着北了,立刻很聪明地严辞拒绝了这个“荣誉称号”:“君臣有别!殿下万万如此称呼,实在是折煞老臣了!臣不敢!”
话被堵死了,李余的后话也就无从说出了。
但他还是不死心,决定继续甩锅:“李大将军,我年少无知,又不熟悉军事,一旦出征,一定会唯将军马首是瞻,请将军放心!”
你是主将,我只是个监军——监督你们别跟着一起叛乱的监军,所以,你尽管放心,我一定不会分你的权,更不会在军事方面瞎比比,保证不影响你打胜仗。
我这份诚意,够足了吧?
但李孝逸居然是个淡泊名利的高人,一点都不在乎权力的大小。正愁着万一吃了败仗怎么推卸责任呢,天下就掉下个小太子。
感谢天后的疑心,感谢大唐军制凡大军出征必派监军的规定,哦,还要感谢列祖列宗的保佑。
是你们共同发力,才让我没了后顾之忧,只管放心等着立功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