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样一来死去的人就更多了,但是因为基数大了,活下来成年的孩子,多少还是保持着稳定的数值。而且,这种残酷的育儿经验,还造成了一种很特别的现象——由于活下来,长大成人的小孩,自童年就在为生存而战斗着,他们的体质都非常不错。只要让他们能够填饱肚子。不至于挨饿,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往往有着更加出色的身体素质。
因为天生贫弱的都死了嘛……
基本上,如果有个穷人家的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养成一个相对积极一点的人生观,并且愿意奋斗不懒惰的话,长大之后。多半都可以混出个不错的成绩来。不过嘛,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小孩。保持积极态度的固然少,而舍得拼出老命。也要让自家小孩得到好一些的教育的穷父母,就更少了。
这使得整体上,穷苦人家出“人才”的概率,还是相当小。而且纵使有着不错的才能,终究在社会上,还是要被那些天生富贵的“同学”压一头的——即使那些人在求学期间不如自己。
把持着社会主体的,终究也是富贵之人,而即使有贫苦人家的孩子,费劲千辛万苦到达了这个圈子,基本上,也就染上了这里的色彩了——为穷人做主,发言?有这个闲心,还是让自己的家人和后代,先离开穷人的圈子再说吧。
由于穷人们的生命力很强,想要单纯通过剥削就将其折磨到家破人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嘛,对很多心肠不算善良的地方统治者而言,自然就像是在榨果汁一样,不把这些人生目标就只是天天吃饱的穷人榨到什么油水都不剩,便不会松手。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的吧?连生存都勉勉强强了,一旦发生了什么变故(以伤病居多),这些穷人通常都是没有余力了。
没有余力和命运抗争了?
那只能去死了呗。
就像是身患艾滋绝症的病人一样,没有了最起码的“免疫系统”的保护,这些穷的吃不饱饭的人,一旦生活里出了什么意外,基本上只能等死。可是,这不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