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但在这方面还是很上心的。怎么说也是缘分不是?
或许对别人来说,名字仅仅是一个称呼,但爱莎既然表示了对某人的“上心”,在起名上就绝对不会含糊——所以爱莎提出的那些名字,都是用古精灵语编织的。语言本身便是具有力量的,而作为被历史尘封的语种,古代精灵语虽然不像龙语一样,仅仅是吐出音节就能呼风唤雨,但在联系事物的“概念”上反而更胜一筹。当一个以古精灵语编织的名字和一个人的存在相连的时候(也就是说起这个名字就能立刻想到某个人),这个人就会获得古精灵的庇护,而那个名字也会赋予其原本就包含的祝福。只不过,由于古精灵的声带和人类乃至其他的生物都有不小的差异,完整的句式根本不是人类能说得出口的,所以就算有人钻研这门晦涩的学问,也只能用那些人类能发出零散的音节来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
小镇上那只叫做“诺艾丽耶鲁”的萝莉就是一个例子。
在古代精灵的语言里,仅仅是一个“祛除疾病”的概念就需要用超过10个音节来表达,而“避祸”所需要的音节就更多了,如果当时那名学究天人的吟游诗人真的把完整的句式说出来的话(先不提那其中不少人类无法发出的音节),估计早就被某个恋家的汉子给撵出门了吧?所以在只保留了最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才凑出了这个看起来还像是人类名字的答案。虽然不可能做到一生无病无伤驱邪避祸,但是也能让“诺艾莉耶鲁”这个人的命格比他人好出不止一点了——这还是诺诺一直让别人称呼自己的昵称的结果。
“诺诺”→小萝莉本人→“诺艾丽耶鲁”,原本就是零散的古代精灵语,即使通过这样逆向的连接,也能发挥这样的效果,这就是能和龙语并驾齐驱的语种,古代精灵语的强大之处。
相比起只能依靠零散的资料来追溯这门语言的那位吟游诗人,爱莎先天上的优势可不是一点半点——即使让爱莎给出一个完整的以古代精灵语编织的名字,爱莎也是毫无压力。只是,她有办法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