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也去。”
就这样,销售部的团队紧急交涉了谈判全流程,并且着重突出了裴声负责的产品解说部分的ppt,虽然有些人仍旧对一个外人来参会这件事略有微词,但考虑到裴声的专业能力,还是暂且放下了芥蒂。
毕竟公司刚起步,没人不想打场胜仗。
四点钟,最高等级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夏之旬和裴声一同坐在距离摄像头和大屏幕最近的地方,其余四名参会人员坐在他们身后一排。
时间一到,视频屏幕流畅地接通。
夏之旬看了裴声一眼,裴声刚好也望过来,从彼此眼里看见了坚定和鼓励。
夏之旬深吸一口气压下最后一点点紧张,保持着良好神态与表情,用英语开始和欧洲客户的对话。
对方的谈判代表不走寻常路,一开始就聊起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成果,大吹大擂了一番,又说起中国美食,不着调地消耗着夏之旬的精力,唠嗑二十分钟后才谈起正事。
夏之旬在美国见惯了企业家们打太极,懂得怎么跟人拉扯,两人一来一回,调笑中暗自过招,表面上谈得投机愉悦,实则已经不露锋芒地表明了彼此的立场。
果然,客户压价的理由集中在对产品投入市场之后的效果预测的质疑上。
而夏之旬的意思则是不可退让。
“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目前市面上也有出现过类似产品。”
夏之旬报以微笑,示意助手把幻灯片翻到裴声负责的部分:“项目技术人员会为您解答疑惑。”
裴声向对方点头致意,开始了他的讲解。他把产品的物理模型以及代码逻辑用非常专业性的学科语言阐述了一遍,一些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让夏之旬一时间都很难反应过来。
漫长的十分钟过去,ppt翻到最后一页,裴声的讲述终于结束。
裴声稍微停顿了一下,表示专业化的阐述到此为止,询问对方是否需要讲得更浅显一些,方便更全面地理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