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渺看着,窗外树上一只毛虫,被鸟啄食一口吞下。
既然自然慈悲,万物循环,那么这鸟吃虫天性所然,不也是自然规律的一种。
鸟食虫,而饱腹,因此而能生长,繁衍,最终鸟或为猛禽捕获,或入人类餐桌,皆为因果自然循环法则。
自然有自然的规律,自然有自然的生克造化,自然遵循自然循环的法则。
这也是为什么,人类效法自然,驱虫而不杀则善,因为田间驱走的虫子,自然有那相生相克的鸟雀去取食。
只要自然环境好,自然和谐处处鸟语花香,那么不违背自然规律,则虫害自消,人也能得谷物饱腹。
虽然这种自然之法,不见得能富贵,但是可以循环往复发展,而让田地修养,不被农药污染生生不息。
世间万物唯有,取之有度,才能生生不息,不破坏自然规律的田地,索取谷物有度则肥力有鸟粪自落而肥田。
地中蚯蚓为这没污染的土地,周而复始耕耘,田地肥力若在修养,自然不衰减,土壤也不会盐碱沙化。
这便是帛书道德经,为什么将德篇,放在道篇前面,便是帛书德道经的由来。
看似德篇,只是通篇大道理,其实正是写道德经中之人,成书能流传五千年之久的精华所在。
犹如自然道法易得,但是要取之有度,让自己善用道经的力量却难。
只有明白德篇,明白凡事有度,才能不因失去索取自然道法的尺度,而入魔道迷途。
犹如捕鱼,想收获越多则网眼越小越密,最终连鱼苗都捞走,那么以后哪还能轻易的获取大鱼,没有小鱼哪来的大鱼。
所以网眼的尺度,便如人类读道德经,对于德的理解尺度,德者便不会竭泽而渔,会取舍有度,看似愚笨无大收获,却能每次下网不落空。
并非捕鱼者,技巧高超,唯有网眼大,心眼大,留鱼苗,小鱼苗长大,江河湖海中鱼满,留小取大,则网永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