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则是扬眉握拳,无声大笑。
赵栗眼睛盯着榜单,眼中流出两行清泪来。
一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
家中有孩子高中的,自然是喜不自胜。
那些个落榜,则是满脸黯然。
科举三年一次,对于读书人来说就跟独木桥一样难过,岁月蹉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有才华的人,一般一次不中,到第二次也成了。
实在运气差,便到第三次第四次,可那时候,基本已经年近三十,入了文宫或朝廷,要管比自己小许多的人叫谦卑。
人脉,资历,积累其实也格外的慢,想要出头便越发的难。
如姜子牙那般,七十岁出山叱咤风云的人物,看遍历史,实乃罕见。
绝大多数的英才,都是年少时便已经有了迹象。
而且越是往后,结婚生子,有些甚至与儿子孙子一起参加科考,其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与此同时
各府各地委托的人已经花代价焚香祷文把大秦榜单实时发送到各地各府
……
大秦南华府临安县
“巧巧,今天你早点回去吧!今天卤水不多,这点豆腐王姨做的过来”
“是啊,夫人,听说今天放榜,作坊有王姨看着,你放心”
巧巧看着豆腐作坊众人纷纷劝道,心里也有开始魂不守舍了
是啊,今天放榜了,相公你在京城过的怎么样,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
虽然心里很想去等放榜,但想到豆腐作坊是相公买给自己的,自己不能懒惰,一定要经营好。
如今家大业大,家里请了两个丫鬟,豆腐坊也有五个长工,丈夫今后读书也会花很多钱,唯有勤俭持家才能为相公分忧
就在巧巧思考时府上丫鬟的声音高声传了进来:
“夫人,夫人,老爷他高中状元了啊。”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