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朝。
百官们纷纷退出紫宸殿,前往各自的属衙办公。
今日朝会,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喜得自然是那些武将们。
陛下如此重视老卒们的生活,他们自然也觉得脸上有光。
愁的只有两人,一个是京兆府尹韦敖,他现在还晕着呢,另一个就是李承乾了。
“这天气,好好地呆在宫中不香么?”
“父皇却让我去看望边军老卒,这不是为难我跛乾么!”
叹了口气,李承乾有些郁闷离开。
“房丞相,杜尚书,长孙大人,陛下召见。”
三人正并肩而行,准备离开时,就被一名老宦官叫住了。
“老房,陛下这时候召见我等,你猜测会是什么事。”
跟在老宦官后面,一身官衣的杜如晦问道。
“应该是问对突厥用兵的筹划吧。”
房玄龄捋了捋胡子,道:“陛下今天在朝上,高调的斥责了京兆尹,做的就是给武将们看到。”
“卢国公也是会意的下手踹了那韦敖一顿,否则,怎么讲武将们的心都聚拢过来。”
“这一通操作下来,不久之后北征突厥,武将们还不嗷嗷的往前冲?”
杜如晦嘴角一抽,暗自摇了摇头。
帝王心思深如海啊!
不多时,三人就来到了甘露殿外。
“不必多礼,找你们前来,主要有三件事!”
李世民大手随意一挥,示意他们坐下。
“第一,河东水灾,已经严重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
“杜爱卿,朕命你几日启程,巡视三渠,务必保障航运畅通。”
三渠,即是广通渠,永济渠,通济渠。
这三渠贯穿南北,横跨东西,乃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有了这三渠,江南的粮食,能够运抵长安,南北的货物,可以相互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