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的人们发现近日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一些达官贵人居然对木炭置之不理,开始纷纷寻求起煤炭。
但是他们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想要的那种。
找不到当日在朝廷上出现的蜂窝煤,可以烧起来无烟。
有一些人更是愿意出高价求得蜂窝煤的消息,他们也发现了蜂窝煤的商机,其中蕴含的高额利润。
但是同样无果。
朱英看着形势满意的笑了,他们当然找不到,因为朱英还没有将蜂窝煤投入市场。
倒不是他搞饥饿营销,而是现在产的蜂窝煤量太少,拿出去一下就空了。
朱英计划再等个几日,才将蜂窝煤投入市场,到那时手上煤炭数量应该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办事效率太高了,朱英让他帮忙打个广告,找找蜂窝煤的销售门路。
结果好像整个应天府的权贵都知道了,像疯了一样的找蜂窝煤,还有朱英,后者是想要寻求合作。
这种效果是超出朱英预期之外的,手中蜂窝煤数储备量自然一下子不够了。
又等了一周之后,朱英准备将蜂窝煤投入市场。
他先在青龙山附近找了家面积极大的铺子,整备了一番,然后在铺子门口戳了个牌子。
蜂窝煤!
以山西汉子为首,朱英挑了几个头脑比较灵活的,准备让他们管理铺子。
第二日,朱英让人放出消息,青龙山附近有蜂窝煤卖!
此消息一出,当日就有无数达官权贵派人来买。
朱英当日预备出的蜂窝煤份额只用了半日就售之一空!
民间百姓对此啧啧称奇,什么时候这没人要的煤炭也变得抢手起来了?
想是这么想,他们也同样对这蜂窝煤好奇了起来。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蜂窝煤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但是他们懂得一个道理。
那些达官贵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