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朱元璋在回宫之后,便和户部以及工部一起商议流民救济的问题。
一般工部是不太涉及这种事情,是因为朱元璋令沈溍大力开矿采盐,要用一些劳力工人,故而要一同参议此事。
但是工部用工也只是杯水车薪。
盐这种东西确实家家要用,但是跟煤炭不一样,用多用少全看百姓家经济实力。
买的起就可以多用些,买不起就少用些,也顶多是饭菜味道淡一些罢了,死不了人。
煤炭不同,此时冬季人人都得取暖,不取暖真的会冻死,必须得用!
蜂窝煤问世之后,百姓取暖就只有两个选择,价格昂贵的木炭,还有便宜的蜂窝煤,人们自然会选择后者。
可以说,产多少煤都不愁卖,开采煤矿可以有多少人用多少人,盐矿就不行,盐矿是细水长流,但是一时之间用不了多少人。
此时商议也只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的可以招更多的人。
朱元璋把此事敲定之后便没了工部的事,沈溍得了令离开着手招工。
户部要处理的事就多了,不光是应天府,大明各地流民数量的统计,都要归他们管。
还有当地官府,能出多少钱财,又需要多少粮食,都要一笔一笔的算!
粮食本来就不够用,不这么精打细算是万万不行的。
户部尚书杨思义和老朱围在一起算的脑瓜子生疼。
“呼,陛下,计算完了。”
杨思义将奏本呈上,朱元璋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的看,时不时揉一揉眉心。
“成,此事便依你的计划来,咱拟一道手谕,你着手去办吧!”
杨思义拱手,“是!陛下。”
领了手谕之后,杨思义便要离开,朱元璋想起朱英煤矿之事把他叫住,让他派人去给朱英办理此事。土地变更管理也是户部的职权范围。
“对了,记得向他收些买矿的钱。”
杨思义听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