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心里不断夸赞着,还时不时竖起大拇指!
朱元璋则是听得脸黑,正想着怎么反驳!
“这臭小子……”
他心里郁闷,没料想到太子会批斗起国子监,科举制度来!
正当他还在想如何开口之时,
朱标看到老朱又气又恼的模样,又再次开口:“呵呵,再说……”
“至十年的温书阶段,用上十年好功夫,进个秀才不费难?”
“一般考上秀才就得需要十年的时间,一生最好的学习时间却全用在学习股文上,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
“十年苦读最好的结果只是中一个秀才?”
“而眼下考生考到进士的平均年龄为三十二至三十四岁左右吧?”
“就这样的取士制度除了浪费人力,降低生产力的发展还能有什么大作用?”
不打算给老朱反驳机会,
他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接着说道:“可叹学子自小便开始学习,十年所成不过一个秀才!”
“他们常年在家学习,再通过三年一个周期的乡试,会试与殿试才能入朝为官!”
“一年不中,下一次机会就是三年之后,前前后后得多长时间?”
“很多考生在入朝为官之时,已经过了年富力强的时间,步入衰老!”
“学生们在最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时候,却终日待在家里之乎者也!”
“这让他们成为社会劳动力的编外人员,增加全年负担,是大明朝廷不合理规划人才发展的体现!”
“若是这样的科举制度持续发展下去,将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
“到那时,只能让人慨叹百无一用是书生!”
“如此下去,大明岂能不亡啊!?”
说到这里,
朱标打算停下来观察一下老朱的反应如何,毕竟说这一大通太费口水了,口干啊!
“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