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还是因为他这段时间的英语水平确实提高了吧,反正竟然觉得有些简单。
这种考试都是考生面对计算机答题,与模拟考官的互动,以及考生与考生间的互动。
要求考生具备就熟悉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力;具备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的能力;具备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的能力。
第一道题是由模拟考官下指令,让考生做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由两位考生依次进行,每人的发言时间约为20秒钟。
这个自我介绍李端阳早准备好了,还让秦琳琳这个文学兼英语“大咖”帮他做了下修改,既简洁全面,又搞得更有特色,更生动了一点,考试中他照着大脑中复印的内容念就可以了,当然,表情绝不能死板。
这一点对于他来说不成问题,如何做出既自然自信乐观又不骄傲的表情态度来,他还是没一点儿困难的。
第二道题是朗读一段120词左右的短文,是由两位考生同步进行,每位朗读1分钟。
这一关既要求读准音,又要保持朗读节奏,在规定时间读完,还得要有些抑扬顿挫,要不是经过了秦琳琳对他一段时间的训练,他还真不好过的。
第三道题是让考生回答2道与短文有关的问题,每位考生回答40秒钟,也是由两位考生同步进行。
这个回答是不能模仿同座考生的答案的,因为两人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通用答案,因为有些通用答案是不能归类为正确回答的。
第四道题是根据所给提示做陈述,两位考生同步进行,每位考生回答1分钟。
这一关要注意的是回答要尽量贴近主题,不要没事找事地给自己瞎挖坑,同时还要防止老师让你做进一步的阐述。
在进一步的阐述中就需要对问题进行一些开放性的解释了,不能只给出简单的答案,要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综合各方面因素的理解。
这一点,李端阳表现得很成熟,虽然英语口语不是太好,但回答得还是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