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当然,脾虚则清阳不升,胃气不降,胃气不降则胃不安,胃不安也睡不安,睡不安也会引起烦躁易怒等症状的。
总之,人体内部各脏腑的相互作用本来就是一个圆,许多脏腑问题都会引起同样的症状的。
至于腹满便塘,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小便量少色黄,则主要是脾虚加上胃中有火导致的了。
胃中怎么会有火?胃气不降,胃中自然会有火,气可化火吗。
这胃火没上逆烧得牙疼就算不错了。
从脉象舌象上看,舌质暗红、苔薄腻微黄,脉濡数,这些都说明体内有湿有热有火了。
这里的火,当然主要是虚火。
舌质暗红,苔有微黄色,脉有数象说明体内有热有火,舌苔有薄腻,脉有濡象说明体内有湿。
总体来说,患者张来虎肝郁脾虚,湿热内蕴。
治法自当疏肝实脾,化湿和胃。
李端阳如此诊断一番,然后开始给写药方。
药方:处方:藿香梗、茯苓、苍术、山药、白豆蔻(后下)、薏苡仁、茵陈、车前草、橘叶、郁金、山栀子(炒)。
共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恕不敢写药量,这东西书友们看个理、法、方、药即可,你看了药量也不能照搬用的。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还得自己学学中医自己琢磨的,免得被庸医误了。今后恐怕需要全民学中医了。现在有些省份已经主张让中医参与抵御疫情了。)
方中藿香梗、苍术、白豆蔻芳香化浊,燥湿醒脾;茵陈、车前草、茯苓、薏苡仁、山药淡渗利湿,护脾阳;郁金、山栀子、橘叶疏肝解郁,清胆经郁热。
如此疏肝气,去湿热,健脾胃,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诸症自然可去。
李端阳开完药方递给高绣花,叮嘱了一通煎药和服药的注意事项,正要起身,却见高绣花讪讪地拿出一张药方来问道:“小李大夫,我们也不懂这医理,你给看看前面的药方,怎么就治不了我家老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