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上有点儿股份的张起龙给挖了墙角,这让绝大部分望向他的目光中都含着探究和同情的目光,当然也有幸灾乐祸地想看他出洋相的。
这要遇给过去的他李端阳,说不定真没有勇气走进这教室的。
可如今的他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从容淡然,没有一点儿悲伤,没有一点儿怨恨,更没有一点儿沮丧,完全像是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模样。
当然,他此时的心底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波澜,纵使他现在对韩金桔真的没有什么感觉了,但众人看他的目光还是让他不舒服。
毕竟,在众人的目光中他是一个被挖了墙角的失败者。
只是以他如今的气量完全能撑得住这点儿小场面罢了。
他刚在最后排坐好,代中医诊断学的郑景教授就进来了,他五十多岁,一辈子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在各类医学刊物上发表过许多文章,还出版过几本医学著作。
但老实说,并不怎么会看病的。
他一进来就收走了大家的手机,这说明这一节课他又要上医案了,而且一定是能百度到的医案。
他授课一般除了讲理论外就是拿出医案让大家分析。
果然,他很快在电子屏幕上放出一段文字来。
一妇人,年三十许,身形素丰,胸中痰涎郁结,若碍饮食,上焦时觉烦热,偶服礞石滚痰丸有效,遂日日服之,初则饮食加多,继则饮食渐减,后则一日不服,即不能进饮食,又久服之,竟分毫无效,日仅一餐,进食少许,犹不能消化,且时觉热气上腾,耳鸣欲聋,始疑药不对证,求愚诊治,其脉浮大,按之甚软。
“这是一位近代名医的医案前半部分,给大家十分钟,写出这位患者的病机和治疗原则以及处方。”
郑教授抑扬顿挫地道。
李端阳瞄一眼这医案就开始动笔了,这个医案对他来说太简单也太熟悉了,大名鼎鼎的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医案吗。
坐在他前排的舍友宋彪、高政明思索着没有动笔,坐他同桌的李霄鹏却